————阳光你的心态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23-01-10 | 浏览:107 ]
同学们,经历了线上阶段性考试这场“战役”,比起考前的焦虑,考后的情绪体验或许更加复杂,有来自收获的喜悦、有出于粗心的懊悔、有源于偷懒的内疚、有由于期待落空的失落、有对于未来的担忧和迷茫......但是每一种情绪都有它的意义所在,喜悦让我们领悟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真谛,懊悔提醒着我们细心,内疚告诉我们需要努力,担忧和迷茫更需要我们重新明确目标......虽说情绪并没有好坏之分,但是过高或过低的情绪长期持续存在却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那么,我们如何在考后与自己做一场心灵的交流呢?
线上阶段性考试结束之后,无论结果是否理想,每位同学为考试付出了很多,为你们的努力点赞。不过,成绩出来后总会几家欢喜几家愁,一些同学可能情绪有所起伏,可能出现自责、焦虑、否定自己、放纵等心理。针对这些考后状态,宝鸡实验中学全体班主任在班会课上以心理短视频教育的方式,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全体学生进行了考后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正确看待与解读考试成绩可能比具体的分数更为重要。
(一)觉察情绪,接纳情绪
经历了考试以后,我们的情绪是复杂的。首先,我们允许情绪的存在,这个时候要学会觉察自身存在着哪些情绪?它存在多久了?它带给我什么样的感受?它是与我们共存着的,不必急于赶走它,抑制它,当我们极力去抑制时,可能会更加不舒服。此时,学会看见它,接纳它,听一听它在提醒我们什么?如果它让我很不舒服,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与情绪好好相处,比如静坐、深呼吸、运动、倾诉......
(二)理智分析,合理归因
心理学家韦纳(B. Weiner, 1972) 认为把成败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六个方面: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等。
当我们把考试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于不同的因素时,我们的心态和行动都会不一样。因此在考后进行科学合理的归因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我们把考试失败归因于运气的好坏、外部环境、身心状况等不稳定因素,会产生“守株待兔”的行为。
如果我们把考试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行,那么我们会感到沮丧和不自信。归因于试卷太难,可能就会期待下次试卷题目简单一些,但这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会让人产生习得性无助。因此,六个因素里自己唯一可控制的因素是努力程度,当我们把考试的成功和失败归结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就会不甘于失败,坚信自己再努力一下,一定有能力做到。这样的归因会激励着我们。学会积极的归因方式是为了帮助我们从诸多影响学习的因素中,发现自己可以成长的部分,让我们不断进步。
(三)挫折中积极成长
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考试失利并非一件坏事,说明有些知识点并未掌握牢固,同学们要庆幸问题的发现,如果等到高考时才显现出来,那时候就来不及了。因此同学们要仔细研究本次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总结归纳出原因,建立新的学习目标和规划,让这次挫折成为奋起拼搏的起点以及下次进步的动力之源。
(四)接纳自己,学会求助
同学们,每一场考试之后的百感交集并非我们自己一人的特有体验,每一位同学都在经历着,我们接纳自己在这段时间真实的感受、体验和状态。但如果超出自己自我调节的能力范围,我们也需要学会向外求助来帮助自己顺利度过该阶段,任何时候当你需要帮助,请记得,我们都在!
祝愿每一位同学在每一次考试之后都能遇见向阳而生,从心出发的自己!